卖公司平台,「个税如何合理避税」 个人所得税如何合理避税-百度知道_「松汇智企」

城市

  • 推荐城市: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公司资讯卖公司平台,「个税如何合理避税」 个人所得税如何合理避税-百度知道
卖公司平台,「个税如何合理避税」 个人所得税如何合理避税-百度知道
发布者:松汇智企 点击: 发布时间:2021-02-20

个税如何合理避税: 个人所得税如何合理避税-百度知道

展开全部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合理避税: 1、尽量采用实报实销的报销方式 最简单的就是采用发票报销方式,差旅费补助、误餐津贴(各200)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2、提高企业福利降低名义工资 对于高收入人士,可以与企业达成协商,要求提高福利降工资,即适当降低员工名义工资,同时为员工提供宿舍以及将缴纳的公积金、养老保险等金额适当提高,从而提高员工福利。 3、劳动报酬分批次领取 纳税人如能把一次收入多次取得,将所得分摊,增加扣除次数,就能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节省税收支出。例如,针对那些根据业绩表现、收入很不稳定的业务人员,高工资月份可以部分划分到后面的低收入月份。 4、有关健康险可抵扣部分个税 根据财政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对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 试点地区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并为员工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应分别计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视同个人购买,按上述限额予以扣除。目前当时确定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为试点城市。 5、房贷利息或可抵扣部分个税 税制改革最新消息称,个税专项扣除渐近破题,房贷利息或部分抵扣。近日财政部调整了部分处室机构设置,单独设立个人所得税处。受利更大将主要是城市居民,如中产家庭,改善住房需求,房贷压力重,供款多且利息高的群体,尤其是对于有改善型需求的家庭是非常有利。 据悉,个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具体即通过建立基本扣除+专项扣除机制,适当增加专项扣除,进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 扩展资料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依据决定草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拟确定为每年6万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税率级距不变。 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收起回答

个税如何合理避税: 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方法有哪些

1、化整为零2、部分转移为费用开支,要求员工找发票处理3、内外2套帐4、以产品或商品等实物抵工资,成本倒积记入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答案:楼上的说的很清楚。

其他答案:1.采用年终一次性奖金 2、多搞些集体福利 3、采用合伙制,人数多一点

个税如何合理避税: 工资个税如何合理避税?

工资个税如何合理避税? 说到个人所得税,今年最大的热点就是起征点已经上调至五千元,尽管如此,对于很多人来说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很多企业采取各种手段帮助员工规避个人所得税,那么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下面就简单介绍几个常用到的避税方式: 1、提高职工的福利水平,使名义上的收入降低; 2、工资发放尽量在税前扣除额以下; 3、纳税人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分期领取劳动报酬; 4、采取推迟或提前的方法,将各个月份的收入尽量拉平; 5、多缴“三险一金”; 6、部分计入工资单,其余工资采取用发票报销的方式发放。 这些都是企业常用到的工资个税如何合理避税的方式。可能有人会说,企业多发工资,少上报不就行了嘛,何必那么麻烦。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非法逃税和合理避税是有很大区别的。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随便有个想法就去付诸实施,这样的风险是企业承担不起的。 <img alt="搜狗问问" src="https://pic.wenwen.soso.com/pqpic/wenwenpic/0/20190809163716-209231484_jpeg_100_100_2947/0"> 收起回答

个税如何合理避税: 个人合理避税有哪些方法?

个税宝,合理避税简单方便。

其他答案:企业合理避税一直是每个会计人员都要面对的问题,没有老板愿意多交税,但是又不得不交税,因此,如何合理避税是每个会计人员都需要探讨的命题。(一)模拟评税试一试税务机关实行纳税评估,企业应该按税务机关的评税方法自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应对准备。下面以增值税为例说明。税务机关对增值税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税负率:将税负率与预警值对比。增加值税负率:用(工资 利润 折旧 税金)*增值税税率,将得到的结果与企业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对比,以发现是否少缴增值税。进项控制额:企业进项最大抵扣额=(销售成本 存货本年增加 应付本年减少)*主要进货的税率 运费*7%,如果企业抵扣大于上述值,暗示可能进项有问题。投入产出率:用投入原料除以材料消耗定额,测算处可以生产的成品,对算出企业收入,并与报表对比。企业运用以上指标分析,如果发现异常,就应及时分析原因。(二)存款少可迟缴税企业申报以后就应该及时缴税,但如果由于存款少可以申请迟缴。存款少到什么情况可以迟缴税?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不足以支付当期工资,或者支付工资以后不足以支付应交税金。注意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不包括企业不能支付的公积金存款,国家指定用途的存款,各项专用存款。当期工资是企业根据工资制度计算出的应付工资。如果出现以上情况,企业应及时申请,办理延期缴纳税款的手续。(三)没有生意也申报企业纳税申报是一项义务,不论企业是否有税要交。企业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税款要缴纳,例如企业处于筹建期间;企业处于免税期间;企业处于清算期间;清算还没有结束;企业由于经营不理想,没有纳税收入或者收益。这些情况下,企业可能没有税款要缴纳,但都要按时纳税申报,没有应纳税税款的申报就是所谓的零申报。零申报只是一个简单的程序。一项简单的手续,如果不办理,税务机关可以每次处以罚款2000元。(四)视同销售莫乱套视同销售就是实际不是销售也要按销售纳税,没有销售也纳税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应该视同销售也纳税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应该视同销售不缴税是违规,不应该视同销售也当成销售就会缴冤枉税。有一家酒店,老总平时接待客人都安排在自家酒店用餐,内部签招待费,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几单,一年累计起来有十多万。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要求将这十多万视同销售,缴纳营业税。在营业税法规里,没有在自家酒店吃饭消费要视同销售缴营业税的规定。企业依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谬论,又会多缴冤枉税了。视同销售千万别乱用。(五)看损耗是否正常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损耗,投进的原料一部分损耗了,一部分形成产品。在增值税里,正常损耗的进项可以抵扣,非正常损失的进项不能抵扣,要转出。因此,正常划分正常损耗和非正常损耗对企业纳税非常重要。一家化工厂,因为天气炎热,原料挥发了一部分,盘点造成损失。税务管理员认为是自然灾害造成,属于非正常损失。这也是一宗冤案。天气炎热还没有达到自然灾害的程度,怎么能说是非正常损失?对税务规定不熟悉的人又会付出代价。(六)各行各业有特例税务法规有一般的规定,也有针对特殊情况,各个行业的特殊规定。如果对自身行业的特殊规定不了解,企业也会蒙受损失。一家报社,卖报纸缴增值税,收广告费缴营业税。因此印刷报纸获取的进项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可以抵扣,一部分不能抵扣。怎么分?税务局答复: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第23条规定:按收入百分比划分。可怜的报社,卖报纸收入少,广告费收入高,因此,进项基本不能抵扣。其实税务有规定:类似的情况按报纸的文章内容与广告各自占用的版面分摊,应该是大部分都能抵扣,少量不能抵扣。(七)适用税率看进项增值税第二条规定:图书销售使用13%税率。只要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销售图书的税率就是13%。但有一家公司,也销售图书,也是一般纳税人,税务人员要求该公司按17%纳税。税务机关有什么依据?税务人员解释:该公司印刷图书的进项发票是17%,如果该公司适用13%的税率,那不成了缴13%抵扣17%?那税务上怎么平衡?使用税率只与产品有关,与进项无关。对于税务人员的解释一定要三思而行,否则就会听得糊涂,纳税也糊涂。(八)预收帐款也要缴税?听了太多预收款被税务机关要求征税的故事。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33条规定;预收款在发出货物才产生纳税义务。财税16号文也再次强调;除了销售不动产,其他服务性业务的预收款不需要先缴纳营业税,在确认收入时再缴纳营业税。有些企业预收款缴税是因为对方要求开具发票。其实,收到预收款,向对方开具预收款凭证就可以了。预收款凭证不属于发票,所以税务机关不监制预收款凭证。(九)这也是生产企业外资生产企业“两免三减半”的规定大家很熟悉:只有生产企业才能享受,服务企业不能享受。到底什么是生产企业?可能心里很模糊。根据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建筑、货物运输、产业资讯、精密仪器设备维修、城市污水处理等行业都属于生产性企业。众所周知,从事建筑、货物运输缴纳营业税,但在所得税法规中又属于生产...

个税如何合理避税:2019税务师考试,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10种方法!

  个人所得税避税的10种方法如下所示:合理避税是合法的,通过合理避税可以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减轻个人或家庭财政负担。(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工作依据。日常工作中必须按照法律交税)

1、差旅费补贴(差旅费津贴200元、误餐补助200元。超过部分并计“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是因出差产生的,不计税,标准根据当地税务机关规定。

2、职工离职有个税法优惠,员工领取的离职补偿金在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免个税;

  3、通讯费:

  单位因工作需要为个人负担的办公通讯费用,采取全额或限额实报实销的,暂按每人每月不超过300元标准,凭合法凭证,不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单位为个人负担办公通讯费用以补贴及其他形式发放的,应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4、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

  报销形式可以不计税,随工资发要交税

5、发票冲抵(若为不实开支则不适用)

6、大笔收入分次拿

  某高校教师业余在一家企业兼职做项目,项目完成后一次取得劳务报酬30000元整。假设他不填专项扣除的话,如果一次性申报纳税,则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30000-30000×20%=24000元

  应预扣预缴税额=24000×30%-2000=5200元

  而如果与企业协商,分两个月支付两次,则每次预扣预缴额=(15000-15000×20%)=120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12000×20%-0=2400元,总计纳税额为4800元。两者相比,节约400元。

  可见,纳税人如能把一次收入多次取得,将所得分摊,增加扣除次数,就能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节省税收支出。

7、提高福利降工资

  西安高新区一公司聘用高管,计划支付年薪是120万,但经过咨询税务师事务所,与高管达成协议,将年薪降低为80万,同时给高管提供一套现房和一辆车供使用。此外,鉴于该公司员工以技术性员工居多、聘用合同期相对较长等特点,又适当降低员工名义工资,同时为员工提供宿舍以及将缴纳的公积金、养老保险等金额适当提高,从而提高员工福利。粗略计算,该公司高管因此起码少缴40%的个税。

  税务师评述:增加薪金收入能满足消费需求,但由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工资薪金带给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就逐步减少。因此想办法降低名义收入,把个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必需的福利待遇,这样既满足了消费需求,又可少缴个人所得税。

8、劳务报酬工资化

  西安一私企老板,雇别人经营自己的私企,自己又在另一家公司工作,每月工资约为4000元。他一开始没有与这家公司签任何合同,则4000元作为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4000-800)×20%=640元。但后来经过咨询,假如他与该公司建立雇佣关系,则4000元作为工资薪金收入不用缴纳个税,与之前相比每月节税640元。

9、高工资那个月分部分到后面的低收入月份

  某公司业务员,假设他不填专项扣除的情况下,平常工资一般5000——8000左右,6月份是业务旺季提成收入高,合计工资收入30000元,如果将部分工资分摊到6个月,每月拿12000元,最后一个月10000元,这样合计纳税总额为4225+445=4670元;如果正常纳税应该是30000元纳5245元,加上接下来5个月的8000每月合计195元一共是975元,这样就多纳了约1550元的税。

  收入很不稳定的人尤其适用这种办法,叫削峰平谷。

10、提高三险一金的额度

  如果你的收入高不等钱用,完全可以将社保、公积金等标准提高到最高限度,当然公司所缴额度也相应提高了,这个可以和公司协商。社保交多了以后退休工资自然会高,住房公税金个人和公司都计到个人账户,各地还有取现机制,所以提高住房公积金是较好的避税办法。

>>>更多2019税务师备考免费资料包,一键领取

个税如何合理避税:个人劳务所得如何合理避税?

根据相关税法,合理避税,就是充分的利用税收的优惠,举例如下:

1、劳务每个月有800元免征额,如果这个月2000,下个月0,就可以变为每个月1000元。

2、个人薪酬所得,每个月有3500的免征额,同时在收入越高时,税率越高,因此尽量每个月的收入相近,同时每年又一次年终扣税特殊计算的规定,也要充分利用。

避税也是一把双刃剑,鼓励员工就要做到按照他的出勤、工作态度、贡献大小每个月变化,而避税则要求每个月都相同。

3、对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我就不一一说了,参考如上原则。

个税如何合理避税:2019年合理避税的几种方法,一定要掌握了!

2019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发生重大变化,在这时候,会计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需要专业的知识为企业开源节流,要懂得利用政策合理避税。

现在每个行业竞争都很激烈,每个老板都希望把自己企业的成本费用降下来,让企业利润更多一点。想要降低成本费用,还要搞好企业的税收筹划,别到最后让企业多交了冤枉税,减少企业的利润,这就需要财务上有个会计方面的能手

个人所得税的合理避税大全

1、 差旅费补贴(差旅费津贴200元、误餐补助200元。超过部分并计“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是因出差产生的,不计税,标准根据当地税务机关规定。

2、 职工离职有个税法优惠,员工领取的离职补偿金在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免个税;

3、 通讯费:

单位因工作需要为个人负担的办公通讯费用,采取全额或限额实报实销的,暂按每人每月不超过300元标准,凭合法凭证,不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单位为个人负担办公通讯费用以补贴及其他形式发放的,应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4、 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

报销形式可以不计税,随工资发要交税

5、 发票冲抵 (若为不实开支则不适用)

6、 大笔收入分次拿

某高校教师业余在一家企业兼职做项目,项目完成后一次取得劳务报酬30000元整。假设他不填专项扣除的话,如果一次性申报纳税,则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30000-30000×20%=24000元

应预扣预缴税额=24000×30%-2000=5200元

而如果与企业协商,分两个月支付两次,则每次预扣预缴额=(15000-15000×20%)=120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12000×20%-0=2400元,总计纳税额为4800元。两者相比,节约400元。

可见,纳税人如能把一次收入多次取得,将所得分摊,增加扣除次数,就能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节省税收支出。



7、提高福利降工资

西安高新区一公司聘用高管,计划支付年薪是120万,但经过咨询税务师事务所,与高管达成协议,将年薪降低为80万,同时给高管提供一套现房和一辆车供使用。此外,鉴于该公司员工以技术性员工居多、聘用合同期相对较长等特点,又适当降低员工名义工资,同时为员工提供宿舍以及将缴纳的公积金、养老保险等金额适当提高,从而提高员工福利。粗略计算,该公司高管因此起码少缴40%的个税。

税务师评述:增加薪金收入能满足消费需求,但由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工资薪金带给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就逐步减少。因此想办法降低名义收入,把个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必需的福利待遇,这样既满足了消费需求,又可少缴个人所得税。

8、劳务报酬工资化

西安一私企老板,雇别人经营自己的私企,自己又在另一家公司工作,每月工资约为 4000元。他一开始没有与这家公司签任何合同,则4000元作为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4000-800)×20%=640元。但后来经过咨询,假如他与该公司建立雇佣关系,则4000元作为工资薪金收入不用缴纳个税,与之前相比每月节税640元。

9、高工资那个月分部分到后面的低收入月份

某公司业务员,假设他不填专项扣除的情况下,平常工资一般5000——8000左右,6月份是业务旺季提成收入高,合计工资收入30000元,如果将部分工资分摊到6个月,每月拿12000元,最后一个月10000元,这样合计纳税总额为4225+445=4670元;如果正常纳税应该是30000元纳5245元,加上接下来5个月的8000每月合计195元一共是975元,这样就多纳了约1550元的税。

收入很不稳定的人尤其适用这种办法,叫削峰平谷。

10、提高三险一金的额度

如果你的收入高不等钱用,完全可以将社保、公积金等标准提高到最高限度,当然公司所缴额度也相应提高了,这个可以和公司协商。社保交多了以后退休工资自然会高,住房公税金个人和公司都计到个人账户,各地还有取现机制,所以提高住房公积金是较好的避税办法。

个人要缴纳个税,企业也要按比例缴纳企业所得税。每年要按规定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是比较沉重的负担。通过合理避税可以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减轻个人或家庭财政负担。

合理避税并不是逃税漏税,它是指在尊重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纳税人采取适当的手段对纳税义务的规避,減少税务上的支出。

合理避税也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还需要市场、商务等各个部门的合作,从合同签订、款项收付等各个方面入手。

【松汇智企】提供代理记账、公司(工商)注册及税收筹划等企业财税服务等问题,请咨询客服或添加客服微信(WDYY809),松汇智企提供一对一服务,免费沟通帮您解决财税难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皆遵循版权声明,如果没得相应的授权,禁止转载,同时对于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如若有涉及版权、声誉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并提出问题,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